本報首席記者 龔丹韻
本系列第四篇,著重講述夜間經濟必不可少的“煙火氣”——深夜食堂。
午夜時分,都市安靜的小巷中,深夜食堂點亮了每一位夜歸人心中的暖意。但是對城市建設和管理者而言,有幾個現實問題擺在眼前。
比如,深夜食堂如何分布、主力軍是否只能是街邊小店、擾民問題如何解決等。
對于上海而言,區別于其他城市,凸顯上海特色的夜間餐飲,究竟該怎么做好做細?
【回憶】
公交始發站旁,必有深夜食堂
沈嘉祿是滬上資深的美食評論人,在他眼里,上海曾經的深夜食堂屬于大批產業工人。
彼時,廠里需要“三班倒”。上夜班的人下班后,常常在工廠或公交站附近尋一處小店,吃上一碗餛飩或面條。湯湯水水溫暖了腸胃,也洗去了一天的疲憊,隨后再坐上公交車,踏上歸家的路。
“我小時候看不到冷清的公交始發站,站點周邊必有深夜食堂。”沈嘉祿說。
這些飲食店大多供應經濟實惠的陽春面、生煎、春卷、蛋餅、鮮肉大包,有時還有豆漿、油條,稍大規模一點的則供應“小老酒”,在寒冬臘月成了下班職工的小小驛站。一杯酒、一碟冷菜、一碗面,驅散了寒冷和疲憊,然后回家。
供應“小老酒”是有傳統的。100年前滬上的酒館比飯店還多。那些酒館就是當年的深夜食堂。沈嘉祿以王寶和酒店為例。早年的王寶和只有酒,沒有菜。客人想吃點小菜,得去隔壁買。久而久之,經營者覺得,飯菜錢給隔壁賺了,倒不如自己來。于是,醉蟹、花生米、豆干,這些佐酒小菜開始出現在酒店里。但規定,食客的買酒錢必須超過買菜錢。“蟹大王”王寶和其實也是從夜市“酒祖宗”起家。
上海的老式酒店,有幾十個品種的酒可供選擇。店堂里擺上幾張八仙桌。老上海人去喝酒,喜歡點2兩高粱。高粱被裝在一個小瓶子里,俗稱“小炮仗”。再叫一碟小黃魚或者豆腐干,說說笑笑,有滋有味。
一張八仙桌至少可坐8個人,大家自覺“拼桌”。彼此素不相識,卻把買來的小菜放在中間,所有人一起共享,邊吃邊聊,如此消磨數小時的光陰。晚上10點后,酒店依然熱鬧。而圍繞酒店,周邊漸漸冒出各種點心攤,賣糖炒栗子、烘山芋等,形成一個個小的市集。現在這些吃“小老酒”的地方幾乎都消失了,一道極富市井風情的景觀也煙消云散了。
【主力】
城市記憶,誕生自街邊小店
周末的夜晚,窄小的武康路樹影搖曳。上海別有風情的夜生活,剛剛開始。
拐進376號武康庭,法式小酒館、比薩店、西餐館一字排開,它們同屬于一個投資人,在此地已經營了十多個年頭。3家餐廳的主管王先生是一名80后。他仿佛日劇《深夜食堂》中的那位男主人公,見證著這條路一步步成為“網紅”,也親身感受著上海人夜生活的轉變。
2009年,王先生從外貿專業畢業,起初只是來餐館打工。彼時,餐館每天19點開門營業,消費者幾乎全是外國人。他們大多30歲以上,許多人頭戴英式禮帽,身穿斗篷風衣,風度翩翩,習慣點一份生牛肉塔塔,配一杯葡萄酒,消磨夜晚的時光。偶爾還有路人,隔著法式白窗紗往里張望,發現全是老外在用餐,好奇溢于言表。
王先生被夜幕降臨后的武康庭迷住了,決定留在這個仿若歐洲電影畫面的地方。當時店里除他以外,后廚、前臺和服務員均是外國人。
漸漸地,中西文化在這里融合。中國客人開始進門消費,但略感不適。有中國食客投訴說,19點吃飯太晚,“快餓死了,餐館應該早點營業”。老板一想,不錯,迅速改為18點營業,先招待一撥中國食客,19點以后再招待一撥外國食客。又有人投訴,菜單全是法文,于是中文也被添了上去。
幾年后,餐館營業時間越來越早。如今,雙休日中午11點30分已經開門,供應早午餐。而中國人吃晚餐的時間卻越來越晚,中外兩撥客人的晚餐時間終于合二為一,老板再也做不了兩輪客群了。近5年來,餐館里的中國面孔和外國面孔各占一半。
大約8年前,隔壁的比薩店開張,店里的馬賽比薩獲得各類國際獎項,小有名氣,聲譽一度達到巔峰。然而沒過幾年,晚上的生意漸漸回落。一是受到外賣沖擊,二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變了。10年前,約一個女孩子吃飯,去一家比薩店,已是浪漫之選。但現在,如果約女孩子去比薩店吃飯,對方估計并不開心。
順應潮流的變化,如今的比薩店,白天仍以比薩為主,游客居多,逛得氣喘吁吁的游客們甚至還會在店里給孩子換尿布。晚上則主打葡萄酒,燈光影影綽綽,歐式風情吸引著本地年輕人來此小酌。并且近兩年,海歸人群忽然增多。
武康庭仿佛一個熟人社會,在此工作了10年的王先生也是食客們親切的鄰居。有一次,王先生在其它城市出差,正在一家餐館排隊就餐。忽然,前面有人喊他,一看,是武康庭的老熟客。對方說,“你別排隊啦,和我們一桌吃飯吧”。
多年前,住在附近的一位中年男子每周都會帶著十幾歲的兒子來吃晚飯,每次都由王先生為父子倆服務。兒子鐘愛羊排。父親每次都說,換個菜試試。兒子總是不聽,依然只點羊排。后來,王先生再也沒見到這個倔強的小孩出現。上個月,這位父親和朋友們坐在餐館的陽臺喝酒,忽然出現一個大男孩,比王先生高出一個腦袋,父親問王先生:“猜猜他是誰?”王先生笑了。孩子都長這么大了啊。
作為深夜食堂的武康庭,顯然意義不僅是美食,也是居民們的會客廳,是上海這個街區的日常生活,是城市記憶的一部分。
如今,白天的武康路人行道上擠滿了游客,攝影群體、街拍群體、婚紗照團隊,幾乎填滿街邊的每一堵墻。有食客喜歡在餐館的陽臺上“泡”一個下午,觀察形形色色的人,頗覺有趣。但也有食客覺得心煩,只有夜幕低垂時,這里才是屬于居民們自己生活的地方。
幾年前,餐館的投資人想在上海再開分店。有人介紹了同一片區相近的一條馬路鋪面,同樣梧桐掩映,適合漫步,沒想到投資人依然嫌馬路太寬,再三強調“我想選在小馬路上,非常小的那種”。
這就是街邊小店的魅力,也是深夜食堂的特殊意義。畢竟所謂“食堂”,應該是一個有感情訴求、生活氛圍的地方,是一個可以彼此交流、發生故事的地方。這一點,大商場的連鎖品牌餐飲很難做到。
此外,商場夜間的營業成本極高,大餐飲店做一年的夜市,或許還比不上一周排隊售賣的爆款奶茶更有賺頭。有動力開到深更半夜的餐飲店,大多還是街邊小店。
盡管可能管理復雜,還需小心翼翼不擾民,但是深夜食堂的主力軍,依然得是街邊店鋪。它們的社交性、故事性,為居民在寒冬中帶來的溫暖,以及烙印下的城市記憶,實在無可取代。
【擾民】
街區分層,精確到數字
幾乎所有采訪對象都認為,深夜食堂高度依賴街邊店鋪,或者露天夜市。那么擾民問題如何解決,是一個難以回避的難題。
影視劇里,安安靜靜做著自己小生意的深夜食堂,體現了日式居酒屋文化。但中國人的深夜食堂多半需要呼朋喚友,烈火烹油。消防問題、噪音問題、停車問題等,一直長期困擾著各種美食街、酒吧街。
北京的嘗試是把商戶分區,按不同功能、定位,安置到相應區域。簡單說,讓深夜食堂盡量遠離居民區。
但做起來并不簡單,意味著需要對街區類型做進一步精細研究,協調配套需要想得十分周到。
拿新華路舉例。上海影城坐落在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更是云集海內外眾多文化名人,這里屬于知名的文化區,需要深夜食堂助力。但是其附近又聚集了大量居民住宅,不能過于擾民。怎樣的深夜食堂類型才更適合新華路呢?是燒烤、火鍋,還是咖啡館、靜吧,又或者包子餛飩,西式小酒館?
澳大利亞墨爾本等城市,有意推動夜間經濟,甚至鼓勵餐飲店外擺。他們如何避免擾民,可資借鑒。比如,墨爾本關于噪音、消防、停車區域的法規和條例內容十分精細翔實。具體到離居民住宅多少距離的噪音,達到多少分貝,就屬于擾民,不同環境、不同區域,設置了不同的具體數字,一旦有人投訴,有法可依,處理方式簡單明確。
而我們城市的相關規定還比較籠統,幾乎很少精確到數字,協調商住矛盾時,往往千頭萬緒,沒有標準,也難以批量復制。
【布局】
緊挨文化場館,才能事半功倍
小徐是一位文藝青年。在她眼中,上海夜晚一大魅力是有優質的演出可以欣賞。
但所有劇場中,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以下簡稱東藝)令小徐頗為頭疼。作為上海時尚地標之一,東藝的硬件設施非常不錯。白日里,建筑氣勢恢宏,內部值得一逛,但到了夜晚,這里冷冷清清。
東藝鄰近上海科技館。整個片區,幾乎被里三層外三層的綠化帶包裹。街區尺度偏大,夜晚在林蔭中步行,寒風撲面,萬籟俱寂。放眼望去,仿佛身處一片黑壓壓的叢林。
每到劇目結束,觀眾們幾乎在十幾分鐘內就作鳥獸散。“如果東藝周邊有深夜食堂就好了。大家能聊聊天,抒發一下觀劇感受。”小徐感慨,她曾經刻意尋找過,但最終不想留下。
比如上海科技館地鐵站地下層,有一個商品市集,云集了各種小店。從東藝門口走到科技館,步行距離約800米。距離不長,但現實體驗是,一路目之所及,馬路空空蕩蕩,綠蔭密密麻麻,寒風呼嘯中,心中的文化之火、社交熱情每走一步,就被驅散一點。走到科技館,迎面而來的又是一個大尺度廣場,此時此刻,看到地鐵站,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早點回家吧。
這讓小徐無比懷念每年浙江烏鎮的戲劇節。單說戲劇節的劇目,其實它們大部分在上海同樣演出過。烏鎮的特色在于,戲劇集中發生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景區內。每到演出結束,文青們循著景區指引牌,在各種特設的深夜食堂里再次邂逅,或分享觀劇心得,或一人小酌。波光粼粼的小橋流水穿過江南建筑群,萬家燈火下,是文青們觀劇后的熱切和暖意。午夜,踏上回民宿的青石板路,前后左右的路人們,談論的也是戲劇。
正是這種無所不在的文化氣息,吸引著一批批文青,他們對景區已熟得不能再熟,卻仍然愿意每年花錢留宿,而非看完劇就走。
文化演出與餐飲,正是一對天然的“好搭檔”。觀劇這項活動,帶有一定的儀式感。比如晚上聽一場音樂會,如果時間充沛,人們會穿著得體的服裝,先吃上一頓大餐,再進入劇場。散場之后,在周邊的深夜食堂推杯換盞,抒發胸臆。
沈嘉祿回憶說,曾經的云南路美食街能夠形成,正是得益于周邊文化演出云集。如天蟾舞臺、共舞臺、大眾劇場、嵩山電影院等。散場的觀眾們在云南路吃夜宵,常常會遇到演員們也在。深夜食堂仿佛是另一種后臺相聚。
餐飲,是文化活動的延展。文博+深夜餐飲,有1+1>2的效果。當文化氣息與煙火氣雜糅,物質和精神雙重滿足,那般夜色才會魅力無邊。
所以,深夜食堂需要在演藝區附近布局。
【特色】
上海傳統小吃,同樣適合深夜
楊勇是滬上幾個知名美食自媒體的運營者。2008年開始做微博,2013年做微信公眾號,2014年有了商務合作,2015年成立公司。他幾乎見證了上海美食品牌的各種起落。
但提起深夜食堂,楊勇先拋出一個問題:“怎么定義深夜?凌晨一兩點鐘才叫深夜嗎?”
在他看來,現代都市人的下班時間普遍后移。可能19點、20點,才剛剛吃上一頓晚飯。深夜食堂,更準確地說,應該特指“晚上的第二頓”就餐店。
既然是“第二頓”,它需要符合幾個特征:單體食量少,對腸胃負擔小,味蕾刺激重,適合解饞,或邊聊邊吃,正如過去的下酒佐料那般。它的作用,是親朋好友約出來聚一聚的“私人時間”,區別于正餐,需要特別適合社交,休閑,給心靈放松。
如此盤算,也難怪燒烤、擼串、麻辣燙、火鍋,是全國各大城市深夜食堂的標配了。尤其當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火了以后,更是證明那一串一串的“煙火氣”,圍坐在一起的社交感,對夜間人群別具魅力。而正兒八經做硬菜的餐飲店,很可能即便開到深夜,也未必吸引食客。
所以楊勇同樣認為,深夜食堂的主力軍,還得依靠街邊小吃類店鋪。
那么當全國夜宵內容都差不多時,上海的深夜食堂是否能做出本土特色?有,那就是上海的小吃,比如餛飩、包子、大餅、油條等。它們適合早餐,但也同樣適合深夜。
開在陸家嘴鴻街的一家中餐館,周邊幾乎被酒吧包圍。餐館老板說,21點以后,自家包子等小吃的生意之火,并不亞于早餐,尤其外賣點得特別多。
有一位籃球明星,曾在微博上寫道:去吃傳統的老上海燒餅油條,零下一度我們坐在街邊吃得好爽……結賬20多塊人民幣!我下次還要再去!
他指的就是當年霍山路上的阿文夜市豆漿油條店。最火爆的時候,深更半夜,常常一排豪車路邊排隊,就為了這家人均消費20元的上海小吃店。進了店門,為了一根油條,還得再排1個多小時。另一家位于肇周路上的長腳湯面館,做得也是早晚兩頭時間段的生意,也很火爆。
要說它們真有多么好吃,并沒突破一般人的想象。人們不惜排隊嘗鮮,主要是為了感受夜市+老上海傳統小吃的氛圍。
但可惜的是,“上海的餐飲更新換代太快了。而且特別喜歡追網紅,趕熱鬧成分居多。”楊勇說。
近兩年的餐飲業,成也資本,敗也資本。2015年,火了一家牛肉火鍋店后,資本蜂擁而入,突然上海多了很多牛肉火鍋店,一年新開幾百家,有一個月公眾號上幾乎都是牛肉火鍋。前幾年,奶茶店又成為風口,“網紅”奶茶店鋪鋪天蓋地,資本為了賺到快錢,嘗試各種稀奇古怪的飲品,沒有把心思更多地放在餐飲品質上,于是有些店鋪曇花一現。
有城,就得有市。除了高樓大廈,人間煙火對城市的活力十分重要,它是商場無法替代的,是人與城的生命聯系。《深夜食堂》影視劇里那種幾代人用心做好食物的匠人精神,是一座城市始終需要的珍貴品質。
專家把脈
問:上海的深夜食堂,有哪些可以代表城市特色?
楊勇:一是日式居酒屋比較多,以古北片區為主,這是上海國際大都市特色所在。還有一些西式小酒館,也是開遍上海中心城區,不經意間就能偶遇。
二是燒烤、火鍋、麻辣燙,它們分布廣泛,弄堂深處或犄角旮旯里都有可能出現。
三是酒吧。上海的酒吧街應該位于哪里,并處理好擾民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希望不要“一刀切”,而是“讓子彈飛一會兒”,在發展中解決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4小時便利店在上海隨處可見,這點一直被很多人表揚。深夜的便利店,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深夜食堂”,為都市夜歸人提供一個安心的港灣。
沈嘉祿:我一直覺得上海的小吃,作為本土特色,可以進一步挖掘。還有一些本該成為夜市的場所,我們反倒放棄,非常可惜。比如,城隍廟,小吃店云集,現在卻每天21點基本關門,本應熱熱鬧鬧的夜市,如今晚上卻寂靜一片。
還有一些創意園區、大學校園周邊,年輕人多,活力多,需要社交,頭腦風暴,聯絡情感,也適合布局深夜食堂。
問:上海在深夜食堂上的劣勢是什么?有哪些可改進的建議?
楊勇:我感覺上海的深夜食堂其實在減少。我讀書時,外賣還不流行,朋友們夜晚結伴出門,傳統港式茶餐廳、潮州海鮮砂鍋等,都開到很晚,選擇多樣,但現在這些店很少夜間營業。
此外,商務成本高,可能下一個百年老店,沒有資本支撐很難。小楊生煎那樣從個體戶做到連鎖店的業界傳奇,未來能否誕生下一個,是個問題。
這很值得注意,政府是否特意扶持一些傳統特色的深夜小吃?如果扶持,哪些可以管,哪些需要放?老字號是否需要殺入深夜市場?
沈嘉祿:深夜食堂的受眾主要還是年輕人。僅僅為了吃,外賣就能滿足。所以必須先靠其他夜間活動,把人從屋里“拉”出來。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比較“宅”,或者說“顧家”。如果沒有特別吸引力,單獨做夜間餐飲將會越來越難。深夜食堂的布局思維應該是配套制的,比如給文化場館配,給商業和辦公區域配,給知名景點配,給公園、廣場、濱江等公共空間配。
國際案例
倫敦西區不僅是世界劇場聚集區,也是餐館較為密集的區域,超過2000家餐廳和酒吧,散布在40余家劇院之間,從便宜的速食店到米其林私家餐廳,應有盡有,被稱為美食家的天堂。
根據相關數據,前往倫敦西區觀劇的游客平均會花費53.77英鎊在餐飲等相關活動上。而在西區之外,游客的平均消費僅有7.77英鎊。
在紐約,百老匯地區也是餐館林立的美食聚集區,衍生收益不菲。百老匯每年的票房收入約10億美元,但經濟效益卻達到43億美元。平均每位觀眾會花3倍于票價的錢,在戲院周邊進行餐飲等消費。
首爾市政府從2015年起舉辦“夜貓子夜市”,每周五、周六18點至24點間,夜市遍布盤浦漢江公園、東大門、清溪川、文化儲備基地等各處。它們吸引年輕人的成功之處,不僅在于美食,還進行了視覺設計包裝。
首先是炫酷個性的餐車。明星餐車、新品餐車,每一輛餐車都配上獨特的涂鴉,成為年輕人爭先恐后拍照打卡的目標。
其次,各商鋪形成統一的視覺潮流風格。比如“盤浦浪漫月光夜市”主打浪漫,“東大門青春秀場夜市”主打時尚,還有韓國傳統與現代風格交錯的“清溪川時光旅行夜市”,跳蚤市場的“文化儲備基地叢林中的郊游夜市”等,讓每一位游客對主題印象深刻,一邊享受美食,一邊享受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