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6月6日電 題:提升“治理精度”,傳遞“民生溫度”——浙江推動數字化改革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朱涵、黃筱
煙雨朦朧的西湖別有一番意境,碧波蕩漾的運河古鎮人氣升溫,“武林夜市”170余個攤位煥然一新、開張迎客……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杭州接待外地游客約195萬人次,客流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市場回暖提速。
“市場的復蘇,離不開精準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和相關消費政策的促進。”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趙弘中說,依托數字化疫情防控手段,基層干部心里更有“數”。
不僅是在疫情防控領域,在浙江,數字化改革瞄準基層難點和痛點,推動多個領域流程再造、制度重構、整體優化,成為提升治理能力、奔向美好生活的“關鍵一招”。
6月3日,游客在杭州市余杭區瓶窯老街游覽。(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杭州市臨安區近日迎來強降雨,在臨安區應急管理局的地質災害精細化管理系統大屏上,全區情況一目了然:535處實時雨量、760余套物聯網檢測設備集成數據,可實時對風險進行預警。
“早些年,一下大雨就要敲鑼打鼓地通知村民撤離,撤哪些地區、到哪里去、撤多少人很多時候要靠經驗。現在以數據為依據,防臺防汛的決策更科學精準。”臨安區應急管理局減災科科長顧豐說,一旦發現風險,連通所有部門、縱貫區鎮村的應急處置數字流程就會立即啟動。
“滴!”手機一點,面臨資金短缺困境的小微企業負責人劉長征通過湖州市吳興區推出的“小個貸”應用,收到了銀行發放的50萬元貸款。以數字化應用為切入口,吳興區整合政府多個部門的數字資源,強化政銀企對接,化解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貸款難題。“這真是一場‘及時雨’。有了這筆錢,我就能補上采購經費繼續經營了。”劉長征說。
自2021年2月浙江啟動實施數字化改革以來,包括“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公平在線”“外賣在線”等100多個應用上線運行。看似解決某一領域問題的應用,其實“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撬動體制機制變革、重塑政府服務流程的同時,進一步回應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今年3月以來,“疫情防控精密智控”應用在實戰中,支撐了21.6萬名工作人員在線協同作戰,輔助2000多個“三區”劃定和36.4萬名密接、次密接人員的管控。
4月30日,杭州9個城區全面實施場所碼掃碼檢驗。(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服務民生的“關鍵小事”,是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隨著數字化改革推進,一份美好生活的“需求響應清單”不斷擴容。
“入學一件事”“輕微物損交通事故‘一鍵報警’”“寵物犬證服務”等50件民生“關鍵小事”實現“省心辦、快速辦、無感辦”,傳遞的是“民生溫度”。截至目前,浙里民生“關鍵小事”智能速辦應用日均訪問量已達82.1萬人次,平均節約時間66.3%。
不久前,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普及普惠的“浙里基本公共服務”應用上線,包括育嬰、教育、就業、醫療等11大類的公共服務形成需求清單,用戶點點手機就能“政策直達、服務直享”。
“浙江正在加快研究形成‘15分鐘公共服務匹配度指數’。”浙江省委社建委專職副主任孫哲君說,數字化改革將進一步為優化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提供科學支撐。